羅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qū)羅星山上,始建于南宋,羅星塔為八角七層仿樓閣式石塔,以花崗石砌筑,中空,通高30米。塔座為須彌座,直徑8.6米,一層朝西南設門,二層以上周圈設平臺欄桿二層以上周圈設平座欄桿,塔內有石階,通連至頂,檐角上均鎮(zhèn)有八方佛和瀉水檐,塔頂嵌塔剎,塔身二層外壁鑲有羅星塔銘。是福州地區(qū)明代石塔建筑的代表,為研究明代石塔建筑提供了實物例證,具有較高的建筑及藝術研究價值。
2013年5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羅星塔現場
古建筑等文物作為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因自然侵蝕與認為的破壞而邊得處境堪憂,文化遺產正面臨著逐漸消亡的危機,如何高效保護物質文化遺產,為解決這些難題,文物3D數字化技術應運而生。
羅星塔墻面破損
在修復或者仿建某個古建筑之前,必須獲得該文物準確的三維數據,運用3D掃描則是最好的采集方式,通過大空間三維掃描儀、手持三維掃描儀以及拍攝采集,這樣不僅無需粘貼標志點,高效完成不同材質文物的全尺寸掃描,建立三維數字模型,文物掃描的三維數據也可以很好的為文物后續(xù)研究提供豐富的資料。
圖次為:大空間三維掃描、手持三維掃描、拍攝采集
這三種方式都是不僅可以在不接觸羅星塔的情況下無損采集彩色三維數據、掃描精度高,還可以體積大的古建筑在復雜的工作環(huán)境下可以高效、精準地采集不同材質文物的完整三維數據,相較于缺乏數字化采集手段的年代,每個研究人員都有了可靠的參考數據,對文物進行追根溯源時,可以更好地去還原重現歷史。
圖依次為:三維掃描修復數據、3D模型